金秋十月,在沁人心脾的金桂花香伴隨下,大冶鐵礦球磨工金盛芬邁著輕快的步伐,哼著小曲,從4#球磨到8#球磨再返回,硬是將老球磨區(qū)域的底部平臺轉了兩遍??吹饺缃竦睦锨蚰ハ缕脚_干干凈凈,心里美滋滋的。
金盛芬可謂球磨的元老了。他在球磨這個最辛苦的崗位干了將近30年,見證過昔日球磨日產萬噸的盛景。可眼下,他正經歷著球磨機口糧時斷時續(xù)的煎熬,礦里的任何消息都時刻牽動著他的心。
如今,礦里提出業(yè)務回歸,提倡“自己能干的活自己干”,老金打心眼里響應。清防洪溝、掃馬路……這些以前外部人員干的活,他都搶著參加。
今年6月,乙班班長喻紅鋼提出人工清理老球磨底部平臺的積礦時,老金不以為然,第一個唱起反調:“不是我潑冷水,你們這些年輕人,根本就是異想天開。下面空間有限,機械化的設備沒有用武之地。憑我們幾十號人,就想愚公移山?”
原來,在2013年用旋流器替代分級機前,老球磨系統(tǒng)常出現(xiàn)斷軸、葉子板及小襯板磨損等問題。為配合檢修,球磨工經常放分級機內的積礦,經過幾十年的歲月風霜,那些未磨碎的石頭、鋼球和礦漿膠結在一起,堆成一個個兩米多高的小山丘,硬如磐石。
“那些積礦又不會再增加,只要我們拿出父輩‘守山吃、伴山眠’的勁頭,還愁什么挖不平呢?”在喻紅鋼斬釘截鐵的話語聲中,一場攻堅戰(zhàn)開始了。
夏季氣溫高,工段管理人員送清涼到工人手中,力保無一人中暑;工作環(huán)境復雜,班組安全員全程監(jiān)督,確保聯(lián)?;ケ5轿?;磐石難除,職工就用風鎬一點點地“啃”,保證工作進度;工作量大,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,工人輪流上陣,錯峰搶進度……
越來越多的職工被吸引進來,電鎬“啃”,鐵鍬鏟,板車運,天車吊……1340個小時,80多名職工“硬碰硬“,共摳走礦石1024噸。
“沒想到我們真的可以愚公移山!”在球磨底部平臺,老金望著眼前從沒有過的干凈景象,深有感觸地說道。